“宗师兄要为我们讨回公道啊!”刚刚几个没有动手的苍风古派弟子,此刻将希望寄托在这位后起之秀身上。
只见苏远来到宗政明的面前,拱拳道:“对不起了,宗政兄。军令如山,虽然苏远对你的直率为人十分欣赏,但如果宗政兄也违反军令的话,苏某也绝对不会留情。”
“我知道。”那宗政明平静地道,“无规不成方圆,这个道理我明白。”
苏远欣然点头,又站回原来的位置,朗声道:“不论是门下弟子,家族战士,抑或是门主家主。若是违抗军令,绝不留情。军法如山,希望大家能够好自为之。”
“晋文城乃是凶险之地,易守难攻。那朔胡族占据此城长达七年之久,就连九天宫也无可奈何。如果我们渭南军以这样的状况攻打晋文城,只能充当炮灰,与其全军死在沙场上,与其让朔胡族在战场上把你们一个个干掉,倒不如我们自己动手,免得丢人现眼!”
最后一句话宛如尖刺似的,深深刺进每一名武者的心坑。
在军法的恐惧与刺激之下,三派的武者们面面相觑,知道这个平日里不爱惹事的渭南盟主,真正执行起军法来的时候,竟是毫不留情。
“重新报数!”苏远当即喝道,宛如是死神的催命符一样让人心生颤抖。
那三派的武者们立刻开始报数,此次已无人再敢有半点轻视军法,军队的报数十分顺利进行
“阴山门、渑池古派、黄山派、裂山刀派出列!”苏远再次将其他门派一一喊出来,也一样没有人敢有丝毫怠慢。
随着各大势力的编制整顿完毕,苏远让各势力的代表统领各军,陆续趁上灵舟前往晋文城。
“虽然军令震住了他们,但是这些门派与家族仍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并没有人真正派出各自的精英。”灵舟上,蔚小开在旁边说道。
苏远当然知道这些门派都给自己留了一手,他们都派出年轻的武者们,只当作是一番磨练,没有人将这次的军事行动放在心上。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黄峰将军从舱中出来,走到苏远身后说道。
“黄峰将军!”蔚小开等人当即是肃容起敬。
黄峰将军微微点头,目光望着远望那晋文城的方向,说道:“一旦军队出行,就意味着攻伐晋文城的军事行动启动。到了晋文城之后,那时候就要各凭将领的本事了。”
“其实我心里没有底。”面对这位名将,苏远坦然说道。
“我也没底。”黄峰将军轻笑道,“打仗没有稳赢。不论是天时地利的变化,抑或是人心与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不是我们人为所能控制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士气,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远沉思了良久之后,才试着问道:“黄峰将军的意思是说,最重要的首战告捷,才能打破眼下这个僵局?”
“没错,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渭水联军团结一致,如此一来,我们才拥有与朔胡族一战的资本。”黄峰将军正容说道。
十几架灵舟在空中飞行数日,很快便抵达了晋文前线,行军经验丰富的黄峰将军建议在武德镇附近扎营,一来可以解决补给上的问题,二来可以借机了解一下晋文一带的战况。
“是渭南的联军到了。”看到天空中一架架灵舟降落,武德镇上的居民们均欢天喜地的前来迎接。
“听说他们是来清剿蛮族,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受蛮族的侵扰了。”许多居民们都在纷纷议论着。
灵舟上六万多武者井然有序的走下灵舟。这些武者们虽然是由七百多个势力组合而成,平日里在各自的门派与家族中也都是有经过严格训练,此刻在军令的压制之下俨然就是一支正规军队。
苏远下令在武德镇二十里北的地方安营扎寨,不到半个小时,以栏栅围成的简单营寨已经形成了。
“这效率!”蔚小开不由啧啧称奇。
负责探查敌情与轮流守夜的各门各派军队,在各自的代表统领下几乎不需要苏远再亲自操心。
数日后,苏远召集了几个势力的代表在帐内商议军事。
“根据探马回报,冲田与南武两地的朔胡军已经有所行动,晋文城也早已经作好布防措施。敌人显然是打算以逸待劳,只怕此战会十分艰难。”负责探查敌情的万剑门主说道。
“朔胡族最擅于平原作战,这晋文城一片空旷,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设埋的山林,这几天敌人不断有小股部队在我们营寨附近巡视,而我们人数众多,目标几乎是完全暴露在敌方视野之中。”蓝湖堡主说道。
“另外,那晋文城的城墙似乎又经过了灵石精壁的加固,敌人显然是早有准备,根本不怕我们强行攻打。”牧野南宫家主南宫峻说道。
苏远等人其实心里都知道,讨蛮大会如此大的事情,各大蛮族怎么可能不知情,这朔胡族虽是蛮夷,但是朔胡王却是不亚于四大名将的人物,对于晋文城的防守几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反观此次出征的渭南联军,人数虽然众多,但是毕竟势力分派也过多,战力上更是丝毫不占到任何优势。
如此艰难的战斗,该如何打,各大势力的代表们心里都没有底,唯有静静等待苏远这个年轻盟主的详细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