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沿着历史长河一路碾压(2 / 2)

孙策自己还太年轻,别说没女儿送,就连他最小的妹妹孙尚香都才5岁——孙尚香大约是孙坚死前几年才出生,历史上后来208年嫁给刘备时也就不到20岁。

不过好在孙坚有三个女儿,孙尚香只是最小的,还有两个年长的女儿比孙策年轻、比孙权年长。而孙权今年虚岁十三,所以那个“孙策的二妹孙权的二姐”年纪还是合适的。

此孙氏今年十四岁,历史上嫁给了曲阿名士弘咨。弘咨在演义上提都没资格被提及,《三国志》里也只有简略记载,主要功绩就是把诸葛瑾推荐给了孙权任用。换言之,历史上诸葛瑾是走孙权姐夫的门路才入仕东吴的。

现在么,一切都改变了,这个十四岁的孙氏也被送走。不过江东路途遥远,刘协十月过半才下旨意,辗转流传到丹阳时已经是腊月,孙策听说皇帝新年后就要迁到雒阳,所以让妹妹稍微等了一会儿,正月里才出发,而且是直奔雒阳,省掉了去弘农的折腾。

……

皇帝扩充后宫需要折腾足足几个月,一时无须赘述。

且说诸葛亮在袁术弹劾朝议上大放异彩后,刘协一时觉得有很多东西想请教,就挽留诸葛亮在朝多留几日,别急着回长安。

同时,刘协还接连发布了好几条关于“调整官方意识形态”的旨意。除了如前所述把董仲舒的下马陵平了、把孔庙里的董氏牌位撤了。

还把所有诸葛亮目前可以总结的有规律的异常天象从天意示警范畴中去掉,嘱咐诸葛亮进一步修订微调历法,甚至还让诸葛亮把《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里关于天文计算的部分也审核改良一下。

制大制枭。当然这些长期性的工作也不急于一时完成,毕竟古代王朝修历动辄都要好几年,基础性的简单重复运算脑力劳动也不配让诸葛亮亲力亲为,肯定要找工具人算。

因为动静闹得太大,所以引来了不少外地诸侯帐下的数学名家来弘农切磋——这些人倒不是反对皇帝,而是纯粹因为路径依赖、沉没成本舍不得放弃,不想自己毕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大刀阔斧修正重学。

最典型的,是连如今隐居在青州北海郡的郑玄都忍不住了,尤其是郑玄听说自己跟着刘备去的那几个弟子,郗虑程秉都算不过诸葛亮、承认了诸葛亮的学术,国渊则是在后方忙着屯田修水利没介入这事儿。

郑玄居然就安排了一趟旅途,到弘农跟诸葛亮切磋算学历数,考证推演谁的模型更准——但可惜的是,不管郑玄治学多少年,他也不过就是相当于一个把本轮均轮等工具算得妙到毫巅的托勒密地心说派学者罢了。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