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盘棋(2 / 2)

剩下的,就是敢不敢秒杀、怎么才会有秒杀借口的问题了。

袁绍不禁在席子上往前挪了半尺,愈发压低声音,虚心求教:“德祖,那你倒是说说,纵然能,他们又如何敢?”

杨修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如何不敢?朝廷被人找到借口的隐患,实在是很多。首先第一条,我刚才说了,若是朱儁病故之时,中枢有变,陛下下诏给其他中枢将领升官,填补大将军之缺,敢问明公,到时候您心服么?就不会怀疑又有中枢近臣窃命了?

再退一步,众所周知,如今董承是陛下身边最受信任的心腹,可董承不过是董卓所提拔,除了此次救驾以外,之前无寸功于天下。陛下居然只因救命私恩,动辄以车骑将军相授,岂非德不配位?

而董承之亲近信任,全靠其为国舅,有外戚身份,与皇室同休戚。但陛下东逃之时,伏皇后被弑,董贵人亦死于李傕之手。陛下今年因为失德,而且临时住在弘农行在,不好再立皇后,只敢收纳一些逃出去未曾受辱的宫女,勉强充实内充。

可知道陛下将来到了雒阳,甚至回到长安,他是会重新选取后妃的。到时候,除了刘姓宗室藩王、州牧无法献女进上,其余外姓诸侯都是有可能送女的。有了新的国舅国丈,董承又何以自处?

若是到时候诸侯请陛下给新外戚加官,董承要不要阻止?如果不阻止,若是新外戚学习何进,邀请诸侯进京,又当如何?若是阻止,会不会给外镇诸侯讨伐新国贼的机会?到时候,董承说不定就成了‘渐渐膨胀,妄图挟君’的新恶了!

要是到了那一天,有野心的诸侯动手的决心,也就没那么难下了。说不定他们会以为自己可以瞒天过海,就算导致陛下有什么不测,也能栽赃到董承头上——

制大制枭。当初王允死时,王允并没有以天子的性命威胁李傕郭汜,那是因为王允知道自己是忠臣,也知道李傕郭汜不在乎天子死活,也不在乎是否背负上害死天子的恶名。

但李傕死前,他肯定是想过用天子的性命威胁汉中王的,因为他知道汉中王是忠臣,至少汉中王不想背负上害死天子的恶名。但将来,如果第三次出现这种更替,新来的人在乎天子死活么?董承之忠诚,又能与王允一样么?夺的一方,与守的一方,只要任何一方坚贞之心略有瑕疵,都会地动山摇,天运撑过两次,不代表还能撑过第三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